黄为疸证,如小水不利,或赤,兼小腹胀满,不痛,渴而大便实,脉来沉实有力者,为湿热发黄,轻则茵陈五苓散,重则茵陈汤,分利小水,清白为愈,黄自退矣。有汗,加减冲和汤;无汗者,羌活冲和汤;口噤切牙者,大承气螈者,则急而缩,则缓而伸。
夫伤寒标本不明,如瞽者夜行,无路可见也。虽曰伤寒,实为热病。
或喘满,气逆而上奔,自利柔脱而夺下,皆为逆也。少阴病,但欲寐,尺寸俱沉细者,四逆汤。
温病有热,饮水暴冷,枇杷茅根汤。身体如僵,正气脱也,死。
其春、夏、秋感冒非时伤风,亦有头痛,恶寒身热,脉浮缓,自汗,宜实表,本方去苍术,加白术。是虽热盛,邪犹在经,然亦不可发汗。
然呕吐俱有物出,较之轻重,则呕甚于吐。一用风病药,先煎防风一二沸,后入余药同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