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陷肉里,顶起硬凸,疼痛步履不得。[7]从孔最穴循外侧行腕后,侧上一寸五分,以两手交叉, 当食指末筋骨罅中,列缺穴也。
[51]从浮□下行,仍在承扶穴下六寸,屈伸取之,委阳穴也, [52]从委阳下行,腘中央约纹动脉陷中,令人仰颏至地,伏卧取之, [53]从委中下行,膝腘约纹下三寸,合阳穴也。[13]从急脉上行足太阴脾经之大横外穴外,季肋直脐软骨端,脐上二寸, 两旁开六寸,侧卧取肘尖尽处,章门穴也。
[5]从颔厌后行耳前曲角上,两太阳之中,悬颅穴也。【注】[1]辘轳转关之证,因肝经风邪壅盛,以致二目睛珠旋转不定,与辘轳相 同,轻则瞳人偏斜,重则瞳人反背。
重者一钱,轻者三分,用无 灰酒送下,立刻全生。 [18]从食窦上行一寸六分,去胸中行旁开六寸,仰而取之,天溪穴也。
[3]中脘穴,主治内伤脾胃,心脾痛,疟疾痰晕,痞满翻胃等证, 针八分,灸七壮。[5]从合谷穴循行手腕中上侧,两筋间陷中,张大指次指取之, [6]从阳溪穴上行手腕后,上侧三寸,偏历穴也。
<3>待其口中呻吟有声,即以童便调八厘散温服,可以气转阳回。[2]如有跌打损伤,膝盖上移者,其筋即肿大,株连于腘内之筋,腘内之 筋,上连腰胯,故每有腰屈疼痛之证。